营心洞察——为企业转型做品牌戳破代工思维 营心洞察——为企业转型做品牌戳破代工思维 营心洞察——为企业转型做品牌戳破代工思维""

为企业转型做品牌戳破代工思维

原创 Lilan 最新资讯 2021年07月27日

近年来,中国许多产业面临转型的阶段,面对国内成本的不断上涨,传统的代工模式,渐渐地失去了产业的竞争力,微薄的代工利润,已经无法支持企业永续的经营下去,许多国内的企业纷纷开始思考企业发展的下一步。这个时候,建立自有品牌成为企业主思考的重点。然而,从过去所熟悉的代工模式,只需满足几家大客户的需求,跨入重视市场趋势、用户体验、甚至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品牌经营, 许多企业在认知和专业知识上都相当的欠缺。因此,虽然都认为品牌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升高,却裹足不前,而未能在品牌方面有所突破。





经营品牌之迷途 


企业对于品牌经营踌躇不前,除了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之外,许多影响品牌建立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,往往进一步打击企业主的信心而阻碍品牌的发展。


首先,很多企业认为品牌的建立是「耗时「昂贵」的投资,这便是一项非常具有典型代表的似是而非的观念。的确,品牌资产的建立与维持,绝对需要企业长期且持续的资源投入,然而,就如同企业的永续经验一般,从制度的改善、提高良率、提升产品品质、强化经营绩效,没有一项不需要企业长期且持续性的资源投入,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,其建立和维护的过程自然也是如此。至于,建立品牌的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与经费是否昂贵,这取决于企业是否以正确的方法建立品牌价值,以及是否善于将该品牌价值用于增加企业整体获利之上而定。许多成功的案例证明,企业资产因品牌价值的建立而大大提升,其中企业主的决心与专业的执行力,为最重要的关键。




图注:摒除品牌资产,可口可乐的经营资产只剩下总资产的不到42%



工业化思维与品牌化思维的PK


在四处弥漫的浓郁改革气氛中,不乏首当其冲却败下阵来的先锋勇者,加上这条漫长道路上满布荆棘,让企业更是对品牌道路望而生畏。细想一下,其实我们在转变行为的时候,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调整?还是我们的企业只是口上喊着做品牌,却不自知该如何想,如何做才是品牌经营者正确的思维模式。下面我们来解剖一下40年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制造将工业化思维如同注入到我们企业的DNA般牢固,而这也正是品牌转型的思维陷阱。




 陷阱一:以“获得”来决定“投入”


1.代工业的获得是按订单量来计算的,注重短期收益,面对订单,工厂内部首先会问的问题是:“能不能做?”,而“能不能做”的决定要素是:利润、技术、交期。


2.投资营销先看预估效益,再决定投资金额,企业经营经常挂在口边的“落地”。


制造业每一份投资都可以评估回报,品牌经营一样也可以,但工业生产与品牌却是采用完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评估标准,因此相对于制造业而言,投资建立品牌和经营品牌是一件难以理解的缥缈。


这样的后果是:以短期投入、产出的想法来做品牌,对品牌的成长就不会有耐心,基于此会渐渐不认同执行团队的品牌思维及策略,甚至会对团队产生埋怨和排斥感,进一步频繁换团队,换将领。从而导致品牌结构更加的模糊不清。



 陷阱二:简单化操作


1.代工业的操作流程是内部复杂、外部简单。也就是接单流程相对单纯,但内部管控为了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结构复杂严谨。


2.许多转型企业在决定做品牌之后,维持外部简单化思维,重点全在订单。


那么这样的后果又是什么呢?品牌建立与经营除了内部需要对人才及成本的管控之外,外部存在更多问题,比如:用户体验,传播策略规划,理念培育与分享,消费者需求捕捉,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洞察。这些更需要企业讲工作细化到外部,进行专业化的市场分析。



 陷阱三:忽视隐形成本


1.代工厂多数的成本都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,原物料、物流成本、工人薪资、厂房租金、厂商成本...等,多数是在厂内消化。成本结构是随着订单量、劳动力成本、原物料成本等组成。


2.工厂是以订单量定产量,按订单来安排生产,几乎所有客户都肯定会支付货款,相应的成本很快被订单、出货、收款给消化掉。


然而品牌思维几乎是一个倒置的思维模式,企业需要首先从内部出发,梳理企业的价值观,愿景,能解决什么问题,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个存在的理由,然后再以专业的品牌建立的技能在没有市场之前规划和制作出来,相当于逆向的生产。



 陷阱四:人围着产品转


1.工厂思维的运营是“人随着产品转”:

接单,以生产为主线全程跟踪,控制、疏通、协调、按期交货。

工厂的营运环节也都是以产品为核心:生产计划、采购、产品工程、技术开发、工艺、设备、QC。


2.工厂思维的好:价廉物美,不愁没销路!这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,因为这是制造业通行无阻的铁则。然而运用在品牌经营上呢?失效!!


产品好不等于市场销路好。代工以产品为核心,品牌经营中产品质量是基础,而企业在思考逻辑上却要以消费者为核心。你讨好的不是你的订单客户和渠道商,而是你的消费者。消费者在消费什么?是价廉物美的东西吗?还是消费你的产品文化和企业价值观?我们的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时代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早已是过去式,专注产品的经营而轻视品牌的经营,认为品牌就是名牌,品牌建设建设就是做产品和销量,产品销量上去了,品牌也就做好了。这都是我们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层面的思想误区。一旦走入误区,也就走入了品牌建设的弯路,那结果也自然不必多说!


中国市场,是营销的天堂。今天的中国,全面竞争才刚刚开始,品牌营销才进入浅表式的初级阶段,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,而是企业自身贪图眼前利益的“短视”与品牌意识和高度的不足。






图片来自网络

版权归营心所有

如需转摘请联系我们



美,是每个人的一生追求。但,何为美?希腊哲人谈美,尤以柏拉图为典范。古人对美的理解,或言美学,或作感知。这跟我们现代人谈美的时候,由于审美意识的极度缺乏,很容易一下子便栽进美和丑的二元对立中。所谓审美意识,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感知,涉及我们如何感受理解这个世界,而这个过程除了美丑,还有许多,譬如愉悦与高兴、痛苦与悲伤等。

营心商业美学分享关于美的一切,并以独立客观的视角进行本源创作,带给读者美好的审美感知,传达营心对美的理解与追求。与您共同塑造独属于自己的审美品位,一起挖掘生活中存在的美。
商业要有一种对美的远见,我们倡议商业与美学融合,往美好方向发展。以往商业总是与利益挂钩,与美学对立,但实际上,只要通过观念的转化,商业也可与美学结合。商业可通过美学提升产品价值及品牌内涵,把产品中美的感受传递给消费者,从而将美学文化推广到各地。



相关文章

更多文章

Copyright © 广州营心科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71109-1号